1.液壓閥塊的形狀一般為矩形六面體。
2.液壓閥塊應由35鋼鍛件或連鑄毛坯制成。
3.液壓閥塊的最大邊長不應超過600毫米,包含的雙向插裝閥插件數(shù)量不應超過8個。
4.當液壓回路含有8個以上的插件時,應分解成若干閥塊,用螺栓相互連接,結合面的連接通道用O形密封圈密封,形成一個整體閥塊組。連接螺栓的矩形性能不應低于12.9級。
5.在設計液壓閥塊的主級導管時,應考慮使流阻損失最小化,便于加工。
6.當主級風管與多個插件連接時,為了減少連接處的局部流阻損失,應采用帶有插件孔的局部連接方式(主級風管的中心線偏離插件孔的中心線)。通常,主通道的中心線與插入孔的孔壁相切。
7.為了提高深孔的工藝性,在設計中增加孔徑或采用兩端鉆孔對接的方法。
8.設計時,應避免在液壓閥塊上設置復雜的連通控制通道和三維斜孔,充分利用控制蓋板內的控制通道,或使用先導控制塊等專用控制通道連接器。如果因工藝需要而減小導管直徑,應進行檢查,以確保主級閥的控制要求不受影響。
9.應避免傾斜通道。傾斜時,管道的傾斜角度不應超過35,并應保證孔口的密封。對于主斜孔,應在相關視圖上標注斜孔加工引起的橢圓形孔口的長軸尺寸。
10、當較小孔徑不大于25mm時,相鄰兩孔壁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5mm;當較小通道的孔徑大于25毫米時,相鄰兩個通道壁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0毫米。
11.為了避免污染物的沉積,連通通道的孔深一般應盡可能遠至連通通道的中心線。
液壓閥塊
12.主級管道外油口一般采用法蘭連接。螺紋連接也可用于直徑小于25毫米的較小油口。導管的外部油口應通過螺紋連接。
13.工藝管道應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密封,如螺旋塞和法蘭,以便于管道的清潔、清潔和檢查。當位置不允許時,允許堵塞直徑不大于12毫米的孔。
14.在主級導管和主先導導管上設置必要的檢查口,以檢查液壓回路的工作參數(shù)。一般情況下,測試端口應配備具有快速連接功能的測壓口。
15.液壓閥塊的所有外部油口和檢查口應標有油口,油口應與液壓原理圖上的相應標記一致。
16、應在液壓閥塊的醒目部位,預留銘牌安裝位置。
17.液壓閥塊應有吊裝結構,一般采用吊環(huán)螺釘。
18.使用鍛坯時,應將其標準化,以消除殘余內應力。必要時,應進行無損檢測以檢查其內部質量。
19.棱的倒角是2 45,閥體小的時候倒角是1.5 45。
20.每個油道的孔口應該是尖銳的,不是倒角的,而是有毛刺的。每個管接頭螺紋孔的倒角深度不得超過節(jié)距的一半。
21、去毛刺、飛邊時,仔細清除孔內的切屑、雜質,并清洗干凈。
22.在每個油口旁邊加蓋相應的油口標記鋼印,鋼印與孔口的距離不小于6mm(以不影響o型圈密封性能為準)。
23.當液壓閥塊表面用el處理時
返回